毛孔的大小一直是很多人的困擾,因為它間接影響了我們,產生很多其他的困擾:如上妝卡粉、容易油脂分泌過多、容易長痘痘、視覺上的美觀等等,
甚至有人曾開玩笑的問過「我的毛孔會不會粗大到說話有回音?」只能說這真是有創意的想法!
 

許多人只知道男性的毛孔天生比女性粗大,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,但現今台灣美容生技業蓬勃發展,
在全世界更是名列前茅,所以很多男性的毛孔已可以透過正確的保養後,比女性的毛孔看起來更細緻,這已打破刻板概念的迷思。

自身毛孔的類型怎麼區分呢?
除了男女毛孔大不同之外,以下簡單用幾種常見的毛孔型態,讓大家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毛孔:
 
1. 油油膩膩(油脂型):
常常會油光滿面大多數的人出油集中在鼻頭與兩頰最常發生,其次是額頭與下巴;很多人只知道出油量會被生活作息、飲食、氣候、溫度、內分泌等所影響,
其實選錯保養品影響也不小喔!清潔方面除了要適量增加洗臉次數外,沖臉時可以用冷水來增加收斂效果,洗完臉的油水平衡調理很重要;盡量少用
吸油面紙之類的產品,因為治標不治本,更不可以用衛生紙擦臉,以免看不見的小棉絮阻塞毛孔。



2. 乾枯龜裂(缺水型)
分泌油脂是皮膚的保護作用,如果毛孔分泌不出適當的油脂,皮膚將會越來越乾糙,毛孔就會越來越明顯!
可以想像成海綿變乾時的樣子,嚴重的話可能會紅腫過敏搔癢,切記不可以摳抓紅腫的地方。

如果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可能會更嚴重,除了要喝足夠的水,做好保濕就很重要!
避免過度清潔會使問題雪上加霜,千萬別使用清潔力太強的洗臉產品,如果洗完臉感覺緊繃且時間超過15分鐘,那就有可能是清潔力太強囉!



3. 垂垂老矣(老化型):
伴隨著時間飛逝,膠原蛋白及彈力纖維的快速流失,皮膚會失去支撐結構,漸漸無法對抗地心引力而下垂,加上過度的日曬及不正常作息會加劇
老化的速度,毛孔也跟著被拉扯得越來越粗大,要對抗老化並不簡單,耐心與恆心是兩個重點,日常補足營養及養成運動習慣幫助也很大,
記得適時調整保養方向,標榜抗老化的保養品並不一定是你現在需要的!



4. 傷痕累累(疤痕型):
毛孔疤痕是因為皮膚受傷癒合後,結構組織凹陷或凸起無法回復原狀,一但形成難以消除,就算做醫美整型也不一定有效,可能僅能淡化,
所以千萬別亂擠亂摳,交給專業的來會比較安心一點,如果已經出現疤痕,千萬別病急亂投醫,不然可能不只是浪費錢這麼簡單而已。



5. 粗糙小丘(角化型):
肌膚無時無刻都在脫落老廢角質,速度快慢全臉各不同,如發生異常增生以致阻塞毛孔,就會形成一個一個得小凸起丘狀,稱為「毛孔角化」,
大多數人會出現在鼻樑、兩頰及額頭,有些大小不一或分布不均,無法忍受的人會想用抓、摳、擠,千萬別輕舉妄動!這樣只會越弄越糟,
除了做好清潔外,可選用適量含酸或醇類的保養產品作代謝,但狀況嚴重的話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喔!